無線睢寧 2023-04-17 15:36:35
彰顯著榜樣的力量。

為此,
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融媒體中心
聯合推出系列節目《睢寧榜樣》,
引導人們形成崇德尚善、
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
讓睢寧大地處處綻放文明之花。
第九期 我們一起去了解睢寧縣三八紅旗手 劉秀秀的故事 睢寧縣三八紅旗手 劉秀秀:讓科技助農興農 在睢寧廣袤的田野上,有這樣一位農業女科技工作者,她用心用情播撒“智慧農業”的種子,讓科技助農興農,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三八紅旗手劉秀秀,聆聽她帶著泥土芬芳的故事。 “我們判斷小麥的倒伏有根倒和莖倒,造成根倒和莖倒的原因不同,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通過管控解決的,所以我們要科學種植、科學施肥,增強抗倒能力。”近日,記者跟隨劉秀秀來到了凌城鎮勝利村的田間,她根據苗情給農戶們講解了當下小麥的管理技術。 劉秀秀今年34歲,碩士研究生學歷,她是睢寧縣農業農村局的一位高級農藝師。作為躬耕田野、汗灑熱土的鄉村振興奮斗者,她長期奮戰在“三農”工作第一線,不辭勞苦,恪盡職守,用赤誠和汗水傳播現代農業科技。 “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部分工作時間就是在田間地頭。比如在小麥的播種期、越冬期、拔節孕穗期,我們會到各個鄉鎮開展田間課堂。”劉秀秀介紹,眼前的這片田地,就是勝利村的種植大戶陳宏尚種植的,從播種時期她們就過來予以指導。 如今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普遍采用機械化操作。而關乎播種質量的藥劑拌種、適期、適量、適墑、適深以及播后鎮壓等工序的科學操作,對后期的收獲都有較大影響。 “這幾年在縣農業農村局作栽站的指導下,小麥畝產由原來的每畝800斤,一躍提升到每畝近1200斤,這就是科學種植帶給了我們實實在在的好處?!痹谶@次的田間課堂中,陳宏尚聽得格外認真,他承包的200余畝小麥如今長勢良好。陳宏尚告訴記者,以前種地都是粗放管理,種下去就一次性進行施肥,播種量又大。現在他全部按照專家的指導意見,減少播種量,再分階段施肥,收成大幅提高。 “明年,我也按照專家的指導步驟種,該減量減量,該減肥減肥?!笨吹疥惡晟薪衲攴N植的小麥長勢,承包了800余畝小麥的種糧大戶喬帥表示心服口服。喬帥介紹,自己田里的播種量是每畝60斤,陳宏尚田里的播種量是每畝30斤,可現在看長勢反而是別人家的好。今后他要緊跟著專家團隊的指導操作,那樣他在減少支出的同時,還能獲得更好的收成。 科學指導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助農興農的道路上,劉秀秀深知要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從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到試驗研究,再到示范推廣,其中離不開多次的實驗、分析、研究。 近年來,在劉秀秀的帶領下,縣農業農村局作栽站引進、示范新品種50余個,取得綠色高質高效技術20余項,累計推廣應用390余萬畝。通過技術指導培育的凌城小麥示范片畝產創造了淮河以北地區稻茬小麥高產新紀錄,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在江蘇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年度總結評比中榮獲全省第一。劉秀秀也先后獲得“2019-2021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合作獎”,2022年度農業農村部農情基點縣工作優秀個人,睢寧縣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我們依托農情監測設備以及一些高科技手段,在相應的時期進行墑情、苗情的監測,因地、因苗、因時技術指導、科學管理,使全縣種植戶每畝增效達10%。”劉秀秀表示,把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信息、新觀念傳播給廣大農民朋友的責任十分重大,在這條道路上,她會奮勇前行,持續推進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農民增收,為睢寧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致敬奮斗者丨田岳鵬:從榜樣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職工春秋游,漳平8個景點等你來!
畜禽糞污,在睢寧這里居然也可以變成寶!
睢寧“吃瓜群眾”注意了……
從“飛沙地”到“飛地”!睢寧這個村,要飛!
村集體如何增收?睢寧這位“第一書記”有想法!
開直播、簽平臺……來看看睢寧本土“網紅”!
拾味睢寧|這道菜,是貂蟬和小編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