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03-15 09:11:43
當前,春耕備耕正從南到北陸續展開,機器轟鳴,犁鏵耕作,播撒希望的種子。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我國糧食安全緊平衡格局長期不會改變。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我國是農業大國,要確保14億多人吃得飽吃得好,就必須穩定糧食產量,當務之急是抓好春耕生產。
抓時機。俗話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做好春耕備耕不僅直接關系百姓的“米袋子”和“錢袋子”,更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眼下要抓好備耕,及時耕耘播種。各地要迅速行動,搶抓農時,精準施策,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保規模。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針對小麥晚播強化夏糧田間管理。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要實現既定目標,就要嚴格遵守《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全面壓實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同時,要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努力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加強中低產田改造。
強科技。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先進科技對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整體競爭力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大。各地不僅要在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上出臺政策,也要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控和動植物疫病防治能力,健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不斷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讓農民種糧有合理收益,讓主產區抓糧有內在動力。
精耕細作才能多打糧。要從春耕生產這個首要環節做起,為全年糧食豐產夯實基礎。(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拓兆兵)
種植大豆信心足 種糧大戶當“群主”——吉林黑土地上備春耕見聞
“種”下希望 穩糧保供 我國春耕備耕全面展開
江蘇江陰市開展農機安全檢驗,護航春耕備耕
湖北宜都市農機中心:強化技術培訓助力春耕備耕
3月春耕春種忙:智能育秧正流行
天津春耕春播早字下手 農機補貼已使用九成
搶抓農時 各地全力做好春耕備耕
全國聯動 萬人共享丨薩丁重工戰春耕產品推介會火爆進行時
種下希望 | 四川德陽:搶抓農時 促增產 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