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整理2022-04-12 09:33:23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盡可能減少對土壤耕作(減少到種子能夠出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隨著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保護性耕作技術以來,大大提高了免耕播種機的市場需求量。各地區開始制定與實施相關作業技術規程,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以下為安徽省現行相關地方標準:
標準編號:DB34/T 3869-2021
標準名稱:砂姜黑土地區秸稈全量覆蓋地麥玉免耕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
起草單位: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總站、蒙城育田機械有限公司。
批準發布部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實施日期:2021年2月25日
本標準規定了砂姜黑土地區秸稈全量覆蓋地麥玉免耕播種機械化作業的小麥秸稈全量覆蓋還田玉米免耕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玉米秸稈全量覆蓋還田小麥免(少)耕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適用于砂姜黑土地區秸稈還田下麥玉免耕機械化播種作業。
玉米秸稈還田處理:玉米秸稈全量覆蓋還田,留茬高度≤20 cm,秸稈粉碎長度≤10 cm,且以玉米秸稈撕裂狀為宜, 秸稈粉碎長度合格率≥90%,拋撒(鋪放)不均勻率≤20%。玉米進入完熟期,采用配帶秸稈粉碎裝置的玉米聯合收割機收獲作業,若未配帶粉碎裝置的需另外單獨采用秸稈粉碎還田機進行作業,其作業質量應符合 NY/T 2090 的規定。
種子處理:小麥品種選用當地農業部門推廣適宜砂姜黑土地區機械化作業的優良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 GB 4404.1 的規定。小麥播種前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拌種,拌種要均勻,拌種后悶種 20~24 h。
田塊要求:麥玉周年秸稈還田下播種小麥時,間隔 2~3 年內進行深松(翻)田塊,選擇土壤墑情適宜下播種。
小麥免(少)耕播種機選擇:選用帶狀旋耕施肥復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條帶旋耕、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小麥免(少)耕播種機的性能指標應符合 GB/T 9478 的規定;小麥免(少)耕播種機作業質量指標應符合 NY/T 1411 的規定。
小麥免(少)耕播種作業要求:砂姜黑土地區小麥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中旬(日均溫度 15℃)。在玉米收獲后土壤墑情適宜情況下,適時搶墑播種;墑情不足的情況下,及時澆水補墑播種。
采用有機肥與無機肥,氮、磷、鉀、微肥配施,施肥質量應符合 NY/T 1003 的規定。側位深施肥,基肥做到肥、種分離,肥料施于種子側 3 cm~5 cm、種下 5 cm~8 cm 處。小麥免(少)耕條播,播種量為 10.0 kg~12.5 kg/667m2 為宜,遲于播種適期的田塊,要適當增加播種量,苗期若有播種斷條的地塊,要及時補苗,確保苗全。結合播種環節實施田間封閉除草,藥液用量和施用方法按照相關植保要求進行。
詳細內容可點擊下方下載以上標準完整文件。
資料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相關資料下載:
砂姜黑土地區秸稈全量覆蓋地麥玉免耕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pdf
科技特派團攜育苗移栽技術助高粱提質增效
中機美諾獲大型免耕播種機關鍵技術與裝備二等獎
內蒙古:免耕播種機作業技術規范詳情解讀
云南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專項治理
安徽加強水利建設督查激勵
關于印發油菜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的函
羅山縣春耕農機手喜領首張跨區作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