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05-27 14:25:18
經濟日報北京5月26日訊 26日,本報在一版刊發編輯部文章《全面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在讀者中引發熱烈反響。讀者表示,面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既要正視困難壓力,也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加大,是多方面因素同頻共振的結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從外部看,俄烏沖突升級、全球通脹攀升和美聯儲加息,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從國內看,疫情起伏反復,造成供應鏈受阻,需求恢復明顯放緩。“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經濟運行短期超預期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更要看到經濟短期下行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這篇文章講清楚了我國經濟面對的壓力困難和發展的韌性底氣,從而凝聚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表示,應當密切跟蹤研判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加強政策儲備,推動政策組合落地發力,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發展韌性,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渾南區商務局局長聶爽介紹了當地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包括發放消費券,對大型商場降低、減免個體商戶租金給予及時現金補貼等,認為最重要的是“跑在困難前面出實招、解痛點”。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甄榮輝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紓困舉措,增強了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的信心。川開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則說,“穩經濟各項政策加快落地見效,對我們是雪中送炭,我們將加大研發力度,擴大產品銷路,力爭二季度實現市場超預期增長。”
上海日化企業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表示,文章對經濟形勢的深入分析使他更加堅定信心,“作為上海企業,我們要積極復工復產。”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該企業積極調整業務部署,保持電商渠道直播業務正常運營。“文章幫助我們認清了經濟發展的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也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河南領創創投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西領說,下一步公司將加快創新步伐,增強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和干勁,把穩增長、保民生工作抓實抓好。要看到我們應對“三重壓力”的政策安排是正確的、取得的預期效果是顯著的。同時,還要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的創新創造,群策群力,盡快找到更好辦法、以最快速度解決面臨的難題。 (本報記者 牛 瑾 鐘華林 夏先清 張建軍 孫潛彤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