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2022-08-02 08:51:17
日前,以“全方位創新促進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轉型”為主題的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首屆研討會暨博智宏觀論壇月度例會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實現“雙碳”目標不僅僅是環保領域或能源領域的事情,而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廣泛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這就要求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特別在起步階段,加強高起點、有深度、專業性強的理論戰略政策和具體落地方案的研究,既要轟轟烈烈,更要扎扎實實,多做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對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轉型起到切實有效促進作用。劉世錦指出,綠色轉型實質上是換技術,用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技術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要素。
中國電動車百人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陳清泰指出,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百多年來最深刻的汽車革命,要推動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出行等系統性創新,使電動汽車與能源革命、交通革命、智慧城市實現融合與對接。
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從減碳機制創新,鄉村振興與碳中和結合創新,碳替代、碳封存、碳利用的技術創新等方面介紹了新奧集團的實踐探索。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認為,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轉型,需要關注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減碳和國內區域間能耗梯度變化兩個過程。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任趙昌文提出,實現“雙碳”目標,核心是能源結構的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提升電氣化水平是當前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路徑。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分析了中國“雙碳”目標,提出實現目標需要劃定碳資產邊界、分配碳資產的責權利、推動交易市場發展以及形成吸引投資鼓勵創新激勵機制。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提出,過去用“條條”推動各行各業的減排、節能,最后達到減碳的效果,現在在新的“雙碳”戰略上向地域、行政單元和空間轉移,實現從“條條”向“塊塊”轉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認為,綠色轉型不只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關系到人類發展的方向,中國有可能以“換道超車”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引領世界。
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劉培林指出,以公平分配排放權加交易的方式可以兼顧實現“雙碳”和共同富裕兩個目標。
中華環保聯合會碳中和特聘高級專家、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原董事長林輝提出,氫能產業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貿易體系和交易平臺的建構,中國作為綠色能源的生產和利用大國,也應該參與到這樣的體系建構之中。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綜合智慧能源業務副總裁馬永濃提出,華為數字能源助力城市管理者完成城市級雙碳頂層設計,積極探索超大型城市節能降碳的實施路徑,同時通過自身及生態伙伴聯合打造的“光-儲-冷-充-云”一體化低碳節能方案,推動城市在雙碳工作中全面達成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來自政府研究部門、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和部分國內外相關企業代表等200多人參加本次會議。
重慶兩江新區:瞄準高質量發展,造出“創新之湖”
安徽:科技大市場助力產業鏈協同創新
強化企校合作 中國農機院與華南農大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再生稻收獲機作業效果綜合測評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