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022-08-27 12:53:48
中新網上海8月27日電 (記者 鄭瑩瑩 孫自法)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聯合編寫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27日在2022浦江創新論壇發布,這是系列報告的第9期。報告指出,國家高新區創新國際化再加速,在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
《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系列報告之一。2021年的報告主要圍繞兩部分內容展開。第一部分重點回顧了國家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取得的成就和貢獻,另一部分是報告的主體,對當年國家高新區的創新能力進行了系統評價和分析,主要基于“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展開。評價的對象范圍涵蓋至2020年年底的全部169家國家高新區,評價所涉及的數據均來源于經國家統計局批準、火炬中心組織實施的國家高新區年度統計調查(此報告最新數據為2020年度數據)。
根據報告,2010年-2020年,國家高新區創新的國際化指數處于跨越“S”形曲線的二次增長階段,但增長態勢有所放緩,2020年該指數再創新高(568.5點),對總指數增長貢獻率達8.3%,在五個分項指數中位列第二。整體來看,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國際經濟科技合作受限,但國家高新區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創新的國際化持續向好,為中國構建互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貢獻積極力量。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本土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創新合作,成果產出效率再創新高。2020年國家高新區內資控股企業設立的境外研發機構數量快速增長,達到1394家,較上年增長12.6%。跨國創新合作交流受到一定影響,企業委托境外開展研發活動費用支出達到227.5億元,增長勢頭略有減緩(下降0.7%)。萬人擁有歐美日專利授權數量及境外注冊商標數量達到110.8件,是10年來最高水平。
二、在疫情波動影響下,人才國際化水平略有提升。2020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從業人員集聚外籍常駐人員7.16萬人,引進外籍專家1.55萬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21.03萬人。疫情影響下,受留學歸國人員增長影響(23.2%),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常駐員工占從業人員比重為1.18%,較上年反而略有上升。
三、高附加值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外資利用逆勢增長。2020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出口總額44726.6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4.9%,較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27001.9億元,較上年增長14.8%,占全國的比重達50.3%,較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實現技術服務出口總額2916.0億元,較上年增長14.3%,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4252.5億元,較上年增長11.1%,占全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的45.2%;相比之下,對境外直接投資額1439.7億元,較上年下降7.1%,高新區企業對境外投資更為謹慎。(完)
習近平回信勉勵外文出版社的外國專家 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溝通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協同管理實施工作會在黑龍江召開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馬莊香包新傳人
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早稻產量2812萬噸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與佳木斯市舉行農機產業發展座談會
夯實民生之本 增進民生福祉——“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新時代就業和社會保障成就
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 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