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1-28 23:14
“我丈夫患重病,家里卻沒太大負擔,真的要感謝黨的好政策。黨的二十大快要召開了,我相信今后還會出臺更多惠及老百姓的好政策。”這是吉林省扶余市永平鄉九連山村脫貧戶孫艷茹見到記者說的一番心里話。
前些年,由于丈夫被診斷出癌癥,孫艷茹家因病致貧。得益于脫貧攻堅政策的支持,孫艷茹家的9.6畝地全部交給合作社經營,每年土地租金有1.5萬元;村里還為她安排了公益崗位工作,每年工資3000元;家里院子里種的土豆每年也能收入800元至1000元。細算起來,她家一年收入兩萬多元。同時,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90%,農民個人負擔10%。孫艷茹說:“這病放在以前,都不敢想還能治。現在,我能帶著家人到長春看病,還能得到專家會診,而且一點負擔都沒有,就是一心看病養病,真是托了共產黨的福!”
九連山村共有脫貧戶10戶,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是市、鄉、村的主要任務。永平鄉黨委書記李顯剛告訴記者:“我們實施一戶一策,同時鄉里和村里會經常安排工作人員去脫貧戶家走訪,隨時掌握生產生活情況。要堅決做到,脫貧戶絕不返貧,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九連山村位于扶余市永平鄉東側,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53萬元。去年年初,總投資700萬元的永平鄉九連山村“祥包福”粘豆包加工廠正式投產,現有工人85名,都是本村村民,帶動上下游農民人均增收1.2萬元,為村集體增加收益130萬元左右,九連山的粘豆包產業,不僅使村民在家門口賺到了錢、學到了技術,還吸引了大學生回鄉就業,小豆包項目正逐步向大產業方向邁進。
作者:閻紅玉
2023年度吉林省城鄉居民醫保開始繳費
[吉林]松原:滿目盡是豐收景
[吉林]松遼沃野孕育“農業芯片”
[吉林]扶余市:花生地里話豐收
[吉林]全力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我省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
新華全媒+丨吉林:國慶游“豐”景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吉林大安改造鹽堿地種水稻 接近良田產量
習語阡陌第80期:“讓鄉親們過上令人羨慕的田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