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縣融媒體中心 2022-10-20 16:00

飛鳥翔集公雞淖 水清岸綠生態美
驅車到沽源縣平定堡鎮董家營自然村,一眼望不到邊的公雞淖湖面,水天一色、碧波蕩漾、候鳥嬉戲,高聳入云的風車映入湖面,成為別樣的風景。

過度用水 “公雞”消失
每天早晚,只要有閑暇時間,現年58歲的董家營自然村村民陳守義都要來到公雞淖岸邊,遙望湖面,仿佛公雞淖的對岸有著自己的初戀,久久不愿離去,一望就是兩年。
“我們村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公雞淖邊上,聽老輩兒講,從山上看水面形似一只大公雞而得名,小時候,水面特別大,數不清的鳥兒飛來飛去,有時大魚還往岸上蹦,是我們兒時的天堂,成天泡在這里。”陳守義娓娓道來。

公雞淖是沽源縣六大湖泊之一,三年前,陳守義來到這里時,還是一片灘地,望而興嘆。
陳守義回憶道,上世紀90年代,公雞淖徹底干涸,露出淖底紅色的堿蓬草,無水的景象持續了近三十年,村里的很多年輕人都不知曉公雞淖。
從事水務工作30多年的沽源縣水務局副局長王琰欣道出公雞淖干涸原因:“受氣候干旱等因素影響,公雞淖上游河流斷流,水域無水可補,且隨著水澆地的大面積開發,地下水位下降,導致了公雞淖的‘消失’。”
“五水”連通 失水復得
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省政府正式印發《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規劃(2019-2035年)》,首都“兩區”建設在張家口全面啟動,沽源縣作為“首都兩區”建設的核心區之一,生態恢復給了公雞淖“第二次生命”。
“為了全面恢復縣域生態水源涵養功能,我們在‘首都兩區’建設中下大力壓減水澆地,地下水位持續回升。同時,投資7500萬元啟動了‘三湖兩淖’水系連通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岸帶治理、河道清淤、水庫清淤等,將公雞淖與水泉淖、天鵝湖、青年水庫等五大水系連通,有效解決了河、湖、庫水流割裂阻塞問題,讓水資源良性互補。”王琰欣介紹。

有了新的水源補給,公雞淖從2020年起開始大面積恢復水面,大天鵝、遺鷗等幾十種候鳥也重新飛到這里棲息,曾經變成鹽堿地的公雞淖重現了往昔的生機和活力。
令陳守義欣喜不已的是,今天的公雞淖水域面積比童年的記憶還要大。為了印證祖上的傳說,他叫來外孫航拍了公雞淖。
“自從公雞淖有水后,我們村也有了小氣候,刮來的風也是濕漉漉的,連續干旱的天數少了,旱地收成比過去也強上許多。”陳守義說。
“沽源縣是三河源頭、京津水塔,首都‘兩區’建設啟動以來,我們大力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凈土行動,相繼實施了清潔型小流域治理、‘三湖兩淖’水系連通綜合治理等系列生態工程,累計退減水澆地20萬畝,實施休耕種草46萬畝,2021年優良天數達到了297天,PM2.5濃度14微克/立方米,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沽源縣“首都兩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馬文軍介紹全縣生態環境治理成效。

圍欄“孵化” “雄雞”起舞
聽說公雞淖有水,還飛來了很多鳥,打卡公雞淖的人多了。
公雞淖是葫蘆河省級濕地公園的保育區,現在水域面積已有8600畝,蓄水量約477萬立方米。為了讓公雞淖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和合理開發,今年沽源圍欄封湖,還將在湖內建設6個生態鳥島,供候鳥棲息,特別是正在編制《公雞淖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詳細規劃》,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全面提升公雞淖濕地景觀,打造灤河神韻“升級版”。

來源:沽源縣發展和改革局
熱議|忠誠擔當勇挑新使命 奮楫揚帆闊步新征程——內蒙古二十大...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河北代表團參觀“奮進新時代...
慶云:十年奮進勇跨越 奮楫揚帆再啟航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文明創建結碩果 奮楫揚帆啟新程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小河子鄉:產村融合風帆勁 鄉村振興正當時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城市管理亮點紛呈 市容面貌煥然一新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武鋼:新時代的風電追夢人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大同】我區80萬畝高標準農田迎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