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2022-03-31 10:34:04
截止3月29日上午上半節收盤,9-5價差達到4360元/噸(折2.18元/斤),1-9價差達到1650元/噸(折0.83元/斤)。如果從絕對值來看,2021年9月豬價8.67元/斤,2022年1月價格更是達到9.5元/斤,顯著高于當前生豬現貨6.0-6.1元/斤的價格。遠期價格高企主要是市場交易預期未來1-2個月或者3-4個月生豬面臨大規模去產能導致,但是否能兌現未來一段時間大規模去產能,需要系統分析,很可能市場預判“你”的預判。
圖表1. 生豬現貨及期貨價格走勢

按照當前9月和1月合約豬價,中大型養殖企業在管控好生豬養殖情況下,主動套保是能獲得適當利潤,相對于1月合約套保養殖利潤更是高于單個周期平均養殖利潤。飼料原料已經高價,再度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只要做好管控,減少生豬養殖過程死亡率,提高飼料利用率等,生豬養殖企業完全可以利用生豬期貨安全度過這個寒冬。
遠期過高價格除了反應市場對未來半年后豬價樂觀外,由于期貨參與者除了產業外,更多是投資者角色,投資者對產業不熟悉,且容易受到短期信息和一些言論影響決策,易產生對未來過于樂觀的判斷。從產業周期和虧損角度看,目前周期確實到了底部,但底部不代表著市場就要馬上反轉,可能會反復,如果2014-2015年市場出現兩次底部,最終行情在2015年才形成拐點,這個過程就是通過長時間豬價處于虧損和階段性盈利(總體不盈利)來迫使行業完成去產能。
2019年下半年至2021年1月豬價牛市是歷史未曾出現過的盛景,期間單頭養殖利潤超過2500元,行業積累大量盈利,同時大牛市也刺激大集團和部分養殖戶大量新建產能,生豬上市公司公布的新建產能計劃甚至達到1.4億頭,計劃投資近千億。巨額投資和創歷史引種祖代母豬,市場要短期實現去產能概率較低,畢竟去產能,之前投資只能都計入虧損,更多企業只要還有錢能堅持,都希望熬過冬天,熬死對手,這種情況最終只能通過豬價長時間處于養殖成本下方,不斷虧損,養殖戶最終沒錢甚至借不到錢買飼料,行業才會加快去產能速度。
從2021年大型養殖企業發布的財務報告來看,中糧家佳康單頭生豬養殖利潤達到600元/頭,而一些以超高價格購買仔豬,超大比例及超大體重壓欄的生豬企業虧損巨大,甚至把過去兩年賺到的錢虧完甚至更多。遠期價格過高會給市場養殖戶樂觀預期,繼續堅持,但同時遠期高價格也給風險管理完善的大型養殖企業對沖豬價風險機會,減少養殖虧損甚至實現養殖利潤。
冬天會過去,但春天什么時候到來,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養好豬,降低成本,做好財務預算,適當鎖定部分利潤,艱難熬過冬天仍是當前生豬養殖企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如果說2021年3季度產能下降,是市場通過低價格迫使低效母豬淘汰,那么2022年更多是通過長時間豬價低于成本,迫使管理水平低、養殖效率差、缺乏合理財務預算的企業壓減產能或退出養殖。
完善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
【奶山羊大數據】全球奶山羊產業發展簡析
【紅小豆大數據】紅小豆產業概況與價格走勢分析
【肉牛大數據】我國牛肉消費特點,你知道多少?
【奶山羊大數據】近年國內奶山羊養殖情況分析